京津冀快播网邯郸讯(靳希泉 袁亚娜 张海江)武安市林业局按照河北省、邯郸市和武安市“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推进武安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近年来,在全市持续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攻坚行动,力争今年通过省级验收,获得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全面提升武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为实现下一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夯实基础。
一、强化领导,健全创森工作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武安市林业局按照“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要求,武安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武安市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经济总量“十四五”期间超千亿行动计划(䓍案)》和中共武安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安市经济总量超千亿攻坚领导体系>的通知》要求,结合武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实际,今年又成立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攻坚战指挥部,全面领导、部署全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下设办公室和十个工作推进组,分别是宣传报道组、督导检查组、城区绿化推进组、乡村绿化推进组、生态修复绿化推进组、河湖湿地绿化推进组、路域环境绿化推进组、景区绿化推进组、企业绿化推进组、综合资料组,专门负责组织和开展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依照《武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武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督导方案》《关于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创森工作机制。武安市政府主管市长任攻坚指挥长,武安市林业局承担牵头、组织工作,不间断地研究、部署、落实武安市创森工作。今年以来不断开展创森宣传月、绿化突击月等活动,掀起全市创森活动新高潮。
二、绿化攻坚,全面完成年度森林网络建设任务
武安市坚持早谋划、早动手,围绕创建森林城市森林网络建设要求,按照2022年邯郸市下达武安市营造林任务,武安市林业局自我加压,制定了2022年创森攻坚行动方案,邯郸市下达武安市营造林任务29.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营林抚育6.2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退化林修复1.5万亩。截止目前,武安市抢抓春季、雨季造林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9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86万亩、营林抚育3.8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化林修复1.26万亩及15万亩飞播造林任务;完成了60个森林乡村建设任务。
三、科学谋划,国省同创,完成《武安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工作,全面进入验收准备
根据国、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要求,编制完成了地方十年创森总体规划,即《武安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近年以来,疫情反复无常,武安市林业局加强与河北省林业局对接沟通汇报,与总规编制单位国家林产规划设计院共同努力,通过国、省专家评审,迅速向武安市政府汇报予以全面实施。2022年以来,全面组织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攻坚活动,将以优异的创森成效迎接省级森林城市验收。
四、强力推进城乡绿化,推进森林产业发展,让生态福利惠及全市
坚持武安市城乡全面绿化,武安市22个乡镇全部制定规划,打造一街一景观、一村一特色的“美丽格局”。武安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分包村庄,鼓励企业包村帮扶,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指导村庄绿化、开展庭院绿化,在全市打造一批干净靓丽的村庄。在房前屋后植树栽花,利用村内空闲地块打造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微果园、小微片林、小型园林公园,营造干净美丽舒适的生活空间。充满创意的微景观、琳琅满目的果木花草成为每个村庄的“标配”。坚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在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乡村绿化品质的提升。编制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以南山沟特色种植产业带,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带,以及东太行精品采摘为重点,调优种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做优做强花椒、板栗、核桃、元宝枫、连翘等特色林业产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确保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收益。积极开展林业技术“三下乡”,把开展林果技术管理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提高农民林果技术水平。
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让武安城市有颜值、有内涵,让群众享受更好的绿色福利,分类分层次对城区四环及其内主次干道和街巷进行绿化提升,见缝插绿、见缝插花,打造鲜花盛开、色彩绚丽的美丽街景。对城市绿化提档升级,建公园设广场,增绿补植,打造开阔、疏朗的都市型园林景观。西岭湖公园、东山森林公园、白鹤观公园、西苑森林公园、洺河湿地公园等环绕城区。城南洺湖公园形成万亩生态湿地公园,不仅吸引游客前来游玩,而且带动周边环境优化。大力开展城市小区绿化提档升级,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好本单位大院绿化美化,积极创建园林单位,共同创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城区广场游园星罗棋布、景观节点比比皆是,形成了“点成绿园、线成绿脉、面成绿网”的绿美生态系统。塑造自然舒适的休闲景观带,打造“长年见绿、三季有花、城景交融、个性鲜明”的武安城市特色。极大的优化了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提升了武安的城市生活品质,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根据武安市道路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绿化标准,营造多层次、多色彩的路域林带景观,更好地造福周边群众。在全面抓好19条重点路段整体绿化提升的同时,各乡镇对辖区范围内的重点道路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大道,确保镇通镇、镇通村公路和硬质路两侧绿化通道建设不留死角。全面做好重点区域绿化提升,在全市集中拆除违建基础上,修整道路、增植添绿,切实还绿化空间于民。同时,还将企业周边环境整治作为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对重点企业开展绿化整治提升工程,建设一条进厂景观大道、一条环厂绿化林带、一个生态公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打造“花园式厂区、景观式企业”。新金钢铁、新兴铸管、新峰水泥、裕华钢铁、金鼎重工等多家企业“绿色转身”,厂区内外绿树成荫、美丽升级。
五、全方位开展生态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创森氛围
为切实推进武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武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认知,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创森氛围,在全市范围开展创森LOGO标识设计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武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LOGO标识作品,确定了我市的创森LOGO标识并在武安融媒体发布,使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了鲜明特点的LOGO标识。
完成了武安市“创森杯”书法摄影大赛征集评审工作。为助力武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全面展示我市造林绿化、生态建设成就和武安市最靓两张生态名片——河北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独特风光、森林资源,武安市林业局携手武安市书法家协会、武安市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创森杯”书法和摄影大赛,在社会上引起好的反响,征集作品反映了武安人爱绿、播绿、护绿、创建森林城市的决心和丰硕成果,对创建森林城市起到了正向强烈的宣传效应。
组织省市、国家级精干的宣传片拍摄力量全面拍摄收集了武安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资料。为确保宣传片质量,跟踪拍摄,付出大量心血,几易脚本,顺利完成武安市创森宣传专题片文字定稿、影像剪辑、配音解说工作。
持续开展生态课堂建设,按照创森要求,在九龙山、沙洺、七步沟、东太行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课堂科普建设活动,建立科普教育基地、走廊、标志标识,开设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保护全市古树名木,落实古树名木管护单位和责任人。争取专款对楼上、前仙灵等村多株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制作护栏、订挂介绍铭牌,向公众展示武安市资源保护及生物多样性成果。依托各类生态资源,以武安市的自然保护地、湿地、人文景点、文化教育基地等为载体,广泛开展生态宣传和生态科普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普教育设施,利用植树节、森林日、地球日、爱鸟周等生态节日,积极开展创建森林城市主题宣传,全方位宣传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科学知识,营造创森氛围,对全市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教育科普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总之,全面安排,全方位打造,努力使武安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美丽、幸福的森林城市。
六、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起森林城市更好更快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党中央着眼提升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的重大制度保障和长效工作机制。武安市把全面推进林长制和创建森林城市作为武安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保护有力、持续发展的林业保护发展格局。市级设立双总林长,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级林长由其他市领导担任,实行分区(片)负责。乡镇林长由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和工业园区常务负责同志担任,其他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副林长。村级林长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全市市、乡、村三级林长,持续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通过强化执法管理,确保全市生态资源安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考核指标涉及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管理五大方面37项主要内容及百余项具体建设目标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加大明查暗访的力度和频次,较真碰硬,既挖掘好的做法,又发现工作短板,做到工作进行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以强有力的督查检查倒逼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有效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
目前,武安市林业局对照《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准要求,对《武安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省级标准要求。
开展好创森工作,是当前武安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接下来,广大干部群众需要进一步树立创森意识,巩固现有创森工作成效,有序开展新一轮创森工作,并对照结合当前创森指标找差距,补短板,真正让老百姓共享绿色成果,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让千年古县武安拥有森林家园,共享美丽、生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