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许佳奇、史晓多、龚正龙、张晓华
王群英介绍大名草编作品。田瑞夫摄
【记者手记】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大名古城,可谓大名鼎鼎。不久前,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来到这里,追思运河风帆,欣赏草编艺术带来的奇妙视觉盛宴。大名古城的兴衰和文化密码与大运河密不可分,这里的一切无不让人感慨历史沧桑与文明变迁。
登上大名古城北门城楼,一幅优美的画卷徐徐铺展。
远处城区的建筑物高低不一,在城楼飞檐翘角的铜铃声里,缓缓褪去清晨的雾纱;大名府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流,裹着热闹喧嚣各自奔涌而去;护城河澄碧温顺,携着两岸的蓊郁与安逸悄然穿城而过……
大名府的美名,更多存留在史籍和人们的记忆里,它是人文历史之美。同行的大名府故城遗址讲解员乔仁龙介绍说,借助永济渠之便利,唐代的大名商贸迅速发展,成为一方重镇。《旧唐书》记载:“开永济渠入于新市,以控引,商旅百姓利之”。北宋时,大名府的“颜值”更是达到了巅峰,“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岁月沧桑,大名府随历史长河而不断起伏变迁。
如今,大名县境内,大运河包括45.4公里的卫河大名段和25公里的永济渠旧址大名段,它们默默守护着大名古城,浇灌着这片充满历史积淀的土地。同时,悠悠运河也孕育了无数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遗产:五礼记碑、金滩镇山陕会馆、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五百居香肠、二毛烧鸡、大名滴溜酒……诸多文化珍宝散落在大运河大名段沿岸,勾勒出一幅深邃而博大的运河沿线“文化图”。其中,运河非遗大名草编就像一颗散落民间的珍珠,深藏于古城之中。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的艺术展厅,随处可见草编的花瓶、屏风、京剧脸谱、十二生肖,以及各种草编时装。这些草编艺术品有的状如鱼鳞,有的薄如蝉翼,有的绿如翡翠。漫步其间,不仅可以轻嗅麦香,享受草编艺术带来的奇妙视觉盛宴,还可以触摸文化脉搏,感受自然美、肌理美与技巧美的完美融合。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技艺之一,草编技艺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大名草编,相传在清雍正年间,从山东掖县传入大名县西付集乡朱家村,后又进一步传到卫河以东地区,流播范围遍布整个大名县境。
“草编需要就地取材,不同的植物原料,所呈现的风格也大不相同。大名县城外大运河浇灌的千顷麦田,为草编技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生于草编世家的王群英,儿时就接触到了草编工艺,清新淡雅、柔韧牢固的草编,蕴着馨香的气息,像童话里的精灵闯入她儿时的梦境,一直陪伴她长大。
一把麦草、几根秸秆,上挑下掐、编织缠绕,不一会儿就化为一条长长的草辫。参观过程中,王群英向我们展示起了大名草编的主要工艺——“七股辫”。“七股辫”,即用七股麦秆编成辫状的材料。这一缕缕似辫子般的草条,逐一叠加,变化出了草帽、提篮、坐垫、门帘等,而这种用七股麦秆编织的技法,大名卫运河畔老少皆会,妇孺皆能。不过,要说熟练掌握这门技艺并编织成艺术品,却并非易事。
王群英以编织草帽为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大名草编技艺精细而繁杂的步骤。麦秆通常有六节,能用以编织的是麦穗以下、第一节以上的茎秆,第二三节作配料,其余的都不可用。首先将茎秆在水里浸泡2至3分钟,让其变湿变软;编织过程中,使用3根白色茎秆、4根颜色发黄的茎秆,掐编及续草始终以白色茎秆为轴心,如此编出的草辫才会呈现有规律的花纹;编好的草辫放在大缸或大箱子里,用硫磺熏出光泽,接着就能编织草帽了。还可将浸泡的麦秆用开水煮漂,再把浮色冲掉、晾干,接着用彩色颜料进行煮染,这样编出的草帽才能色彩缤纷。
从构思绘图,到手工创作,经过选、蒸、漂、染、绣、串、缠等十几道工序,细小的麦秆在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手中,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形态。而大名草编技艺在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传承下,也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王群英融国画艺术、历史文化、民间刺绣工艺于一体,增添了服饰、戏剧脸谱、室内装饰品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壁画、艺术字等艺术品。其中麦草贴画集油画、工笔画等艺术于一身,多表现花鸟虫鱼、虎啸深山、鹿鸣翠谷、悬流飞瀑等题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精巧细腻的天然麦秆草编,是手艺人对和谐自然的追求。素色纯净的植物皮,隐藏着手艺人的独家意蕴。如今,大名草编凭借精湛的技艺,亮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盛会,并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宾朋,充分展示了燕赵文化的动人魅力。
随着时代发展,审美日益多元化,人们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同时也将细腻的情感、质朴的企盼与美好的愿景融入其中,不断丰富着日常审美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名县一些农村,老百姓自发种起了草编适用的麦田,掐辫手工艺遍及全县及周边地区。同时,当地政府依托传统草编产业,打造草编产业集群,将草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草编这个创意产业成了大名古城一张亮丽的名片。
如今,闲散午后,房前树下,除了巧手的大嫂、媳妇儿,也常常聚集着很多孩童,他们手握麦秆,静静地编织着自己的美好生活。老一辈和小一辈,在这经纬交织间,共同见证着运河人记忆深处的美好瞬间……(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