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夏觅书香 心行万里!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教师读书成果分享活动

广告位

【书  香  校  园】 夏觅书香 心行万里 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暑假教师读书活动分享(一) 2024年暑假期间,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以“书香一夏,暑你精彩”…

【书  香  校  园】

夏觅书香

心行万里

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暑假教师读书活动分享(一)

2024年暑假期间,曹妃甸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以“书香一夏,暑你精彩”为主题的教师读书活动。

活动中,教师需要对教育类以及文学类的相关著作进行推荐,并以读书随笔、读书笔记以及阅读分享视频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同时,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至少选择一本书籍,于暑假结束后上交成果。

专注时刻 书香定格

读书留痕 常写常记

万事万物皆有痕迹,读书亦不例外。老师们秉持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在读书的同时,纷纷做好读书笔记,彰显严谨的态度。

微语凝思 智慧绽放

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专业读物,老师们从中获取力量,汲取养分,并撰写了读书随笔和发表了感想。

《一句顶一万句》读书随笔

张海涛

用几天的时间读了两遍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其实感觉里面负面情绪挺多的,但在负面情绪之外也鼓励着我们克服困难,一路向前。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表达了对这种言语力量的认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言语的力量,以及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这句话“一句顶一万句”,不断在我脑海中回响。它是书中的核心观点。书中通过各种人物和故事,展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在生活的纷繁复杂中,往往是一个关键的言论,一个核心的思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能够解决看似无解的难题。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幅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让我看到了言语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中发挥的作用。有时是一句话的鼓励,让人在困境中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勇气;有时是一句话的启示,让人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有时则是一句话的警醒,让人在边缘的悬崖处及时止步。这些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言语并非只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们是灵魂的载体,是情感的桥梁,是智慧的火种。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语。过去,我可能未曾意识到,那些轻率的话语,无心的评论,可能会对他人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而现在,我开始更加审慎地选择我的言辞,希望每一句话都能传递正能量,每一句话都能触及人心,让“一句顶一万句”的理念在我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一句顶一万句》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言语的价值,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用言语点亮自己和他人的前行之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珍惜言语的力量,学会了用话语构建桥梁,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心灵。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带着这份对言语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继续我的阅读之旅。我相信,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无限的可能,都能够启迪思考,温暖人心。正如一句顶一万句,一句话的力量,可以穿透时空,照亮未来。

《做有影响力的教师》读书随笔

李会荣

2024年的暑假,我精心选择了《做有影响力的教师》这本书,收获颇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更重要的是搞好教研工作,不论是从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还是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面,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努力做有影响力的教师。

教育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师的爱与智慧,就融进了教师的影响力之中。影响力,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的本义,是学生获得成长的真谛。教师教育学生,其内在最根本的动机就是,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影响力,进而产生触动和改变。爱因斯坦曾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的德与才正是铸就教师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对于教师而言,要在哪些方面发挥影响力,如何具体地运用有效手段发挥自身影响力,可以运用哪些手段提高自身影响力,这些都是亟须学习并不断认真实践的任务。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教师要想提升自己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实现自己的成长,进而形成更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受到更为深远的影响。

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全书共六个专题13个主题,全面解读教师的影响力,具体而详细地阐明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影响力,如何提升自身影响力。     专题一:什么是教师的影响力。这一专题以三个主题的容量,介绍了影响力的基本概念、影响力的六大原则、教师影响力的内涵和形成等,提纲挈领地让读者对教师影响力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专题二:身正为范,打造职业精神影响力。本专题从教师最本质的道德品质方面( 即职业精神)入手,首先介绍了教师职业精神影响力的表现。其次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阐述了提升师德的重要手段。     专题三:学高为师,打造课堂教学影响力。这一专题从教师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环节一课堂教学出发,讲解了教师课堂教学影响力的表现,然后明确指导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影响力,提升教学质量。     专题四:法无定法,打造班级管理影响力。这一专题从教育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一班级管理工作出发,阐述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指导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专题五:深入钻研,打造教育科研影响力。本专题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科研出发,讲解了教育科研对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影响,也从具体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该如何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专题六:凝聚合力,打造家校沟通影响力。本专题关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阐述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讲解了一些具体的加强家校联系的操作方法。

《可以这样做班主任》读书随笔

赵雪丽

《可以这样做班主任》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了65个教育故事,并简单分为了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爱,不再犹豫、俯下身子,聆听花开的声音、练就一双慧眼四个章节。书中的文章都出自一些教育名家之手,这些著名的教育者都用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实例向我们阐述了一些不为我们重视的一些教育细节观点。

俗语说“十根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我觉得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他们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我们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书中《贴吧事件》就讲述了一个中途接班的老师,他接手的是一个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班风不整……的高三混合班,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制订了一些改善班风纪律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下,班风是正了点,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有人在学校贴吧公开骂他。可深思熟虑后的他却选择了暂时沉默,选择了用广博的师爱去包容这个因怨生骂的孩子。因为他深信,宽容比苛责更具教育效力,也更能直指人的心灵!他一如既往地为班级负责着,直到一个适当的机会下,他召开了一个班会并将没能教育好学生怎样表达情绪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后,学生们都开始了解老师并懂得关心老师了,而那个犯错的学生也勇敢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对孩子犯错误时,缺乏耐心,缺少聆听。深刻地认识到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难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其实,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学校中主要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更多、更好地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是班主任,更多、更好地关心学生精神生活、精神发展的也是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教师。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也是光荣的;班主任的事务琐碎而繁杂,但班主任的工作无一不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回顾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今后我将努力完善自己,做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书随笔

于佳丽

教育是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的自豪;教育是用心静待的花开,教育是师生互相成全的一场温暖的修行。

有幸拜读了方华老师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它能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耐心持久的关注。这些理念将成为我作为教师的指针,引领我走向更有温度的教育。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作为“温暖的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采取建情感,传温暖的方式管理班级。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温暖学生的心灵,慢慢感化,慢慢改变。总之,教育的核心是爱,对待任何问题,学生都需要尊重和理解,静待花开。

作为“温暖的教育者”,教师心中要有以身作则的信念。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下,教育领域都流行着一句“得语文者得天下”。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语义中的阅读题型占越来越重,这意味着孩子们阅读能力培养越发重要,为了帮助了孩子们领略阅读的魅力,我会在不断践行终身学习,自我提高的同时和家长们携手,用“爱”去感染更多的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爱上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自当“上下求索”,做一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苏东坡传》——值得每个人细品的一本著作!

郑凯佳

他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的一生是不断失去又不断得到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不断与挫折磨难相包容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不断与自己和解的一生。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境,不消沉,不抱怨,更没有在黑暗的角落里咬牙切齿,而是尽可能地反思过去,充分理解并适应现实的处境,让日子过得充实有趣,怡然自得,乐观豁达。

     如果最近沮丧,有些焦虑、快乐不起来,读一读《苏东坡传》,能顿感豁达。

在《苏东坡》传中,苏东坡少年奇才到中年升官被贬,晚年一直被朝廷弹劾,最终在颠沛流离中患病去世。书中刻画了一个心中没有怨和恨的苏东坡,潇洒快活,纵情高歌。

苏东坡曾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感悟如一脉相承,回想自己的生活,我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焦虑,相比之下,苏东坡的乐观和豁达让我感到惭愧。如果我能像他一样,把人生的挫折和困难看作是常态,那么我的生活将会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石凤新

武志红在书里的序中说“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确实世间温情,唯爱永恒。在爱人和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免走错路、走弯路,但心中还是期望所有人都能很好地爱人与被爱。

《为何家会伤人》的作者在书中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中国家庭中的问题和运行机理,解读你我的感情模式,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近每个读者的心灵,和被家庭关系所困的读者一起走上了自我治愈和寻求幸福、自由的旅程。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从这句话可以知道人的童年生活真的很重要,武志红也肯定了这一句话。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有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有可能复制痛苦。“童年生活会影射成年后的生活,在童年如果父母用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观念为孩子操办了所有,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在童年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好或父母不善表达爱意,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把爱意和烦恼都藏在心里的人;在童年如果父母脾气暴躁行为暴力,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暴躁的人。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和教育孩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里父母要做到为人师表。教育不应该说给孩子听,教育应该做给孩子看。

溺爱的心理真相是溺爱自己。武志红在书中说到:“溺爱是陷阱,溺爱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仿佛变得不可指责。”现在有多少家长溺爱孩子不自知,甚至有可能知道却依然溺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甚至心理承受能力极低,一旦遭遇到挫折不懂如何解决,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逃避。有的孩子更是选择了死亡来逃避生活遇到的挫折,每每看到这种新闻我总是很难过和惋惜。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挫折,让他们放弃了活着的念头。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孩子的受挫能力降低,抗压能力降低了,温室里的花朵终是抵不过外面的狂风暴雨。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有时是铠甲,有时却会变成刺向孩子的利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是一个伟大的谎言。真正地为了孩子应该让他拥有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把他禁锢在自己的身边看风景。父母要看清要明白,也许不是孩子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孩子。

家应该是孩子在外拼搏累后休憩的港湾,而不是囚禁他双脚的枷锁。爱应该是孩子往前走的底气,而不是向前走的负担。

读《教师成长密码》有感

高美

在阅读了《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指南。本书不仅揭示了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还通过丰富的案例与深刻的理论,为我们解锁了通往卓越教育之路的秘密。以下是我对书中内容的几点感悟与心得。

一、教师角色的深刻认识

书开篇便强调了教师角色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情感的呵护者以及价值观的塑造者。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远不止于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二、持续学习与自我反思

书中多次提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超乎想象,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同时,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三、情感与沟通的艺术

《教师成长密码》还深入探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关系建立。书中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用爱和关怀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四、教学创新与个性化教学

面对多样化的学生群体,书中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教学创新,实施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五、师德师风的坚守

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强调了师德师风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它不仅关乎教师的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以身作则,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生。

总之,《教师成长密码》是一本充满智慧与启迪的书籍。它不仅为我指明了教师成长的方向,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将以书中的理念为指引,不断学习、反思、创新,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更好的教育》读书随笔

张长红

暑假我读了《为了更好的教育》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夫还是士兵。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第一,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好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三,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真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张媛媛

随着2024年暑假的悄然来临,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实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的美好时光。在这个悠长的假期里,我选择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籍进行阅读,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到有一定的经验再到阅历丰富,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过程中的一点一滴都介绍给了读者。

看了李老师的经历,我受益匪浅也感同身受!虽不及李老师千分之一的优秀,但在教育的路上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一直尽心尽力!十六年前,当我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小学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小学教师?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里,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我十六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十六年来,我不计时间、不计回报。曾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专心致志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大量的休息时间都是在备课、批改作业、给学生补习、活动、家访、班级建设中度过。而今,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对于由语文学科转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我来说,又步入了新的挑战,课前,我认真研究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课上,我让孩子们做课堂的主人,力求每节课都让孩子们有所收获;课后,我不断反思,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完善自己!

作为德育处负责人,我把每个节日作为孩子们德育管理的每一个契机,我用心拟定各时间段的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每次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2021年“双减”政策开始,学校组建课后延时社团,我义无反顾的担当起机器人社团的组建工作,为了做到让家长满意,让孩子感兴趣,我多方调查研究,成功的组建了由94名社员组成的“奇思妙想”机器人社团,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我无怨无悔。我曾大病未痊愈,但考虑到学生即将期末考试,不能耽搁学生的学习,所以毅然走上讲台。爸爸突遇车祸,头部受伤严重,我当天下午便在同事和学生惊讶的目光中回到工作岗位。老公双腿手术尚未康复、女儿即将面临中考,我毅然奔向疫情抗疫第一线!

这个暑假的读书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和感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我的座右铭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会一如既往地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犹太人教子》读后感

侯雅萱

《犹太人教子》是一本深入探讨犹太家庭教育的经典著作。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深刻的见解,展现了犹太人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独特理念和方法。阅读这本书,使我对犹太文化中传承的教育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自身教育观念的思考。

首先,书中提到,犹太人重视教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犹太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流亡和磨难,这使得他们更加珍视知识和智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自我提升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犹太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各个领域追求卓越。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家庭中,还渗透到整个社会和文化之中。

其次,书中详细探讨了犹太人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犹太教育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和进行独立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还促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理性分析,寻找解决方案。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在当今社会,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尤为重要,而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具备这样的能力。

此外,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在犹太文化中的重要性。犹太家庭通常会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传授孩子价值观和人生哲理。例如,犹太父母常常会通过故事、寓言和历史教育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智慧。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还增强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作为家长,我们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与孩子的交流,通过分享生活经验和讲述故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书中还提到,犹太人非常重视实践和体验式学习。犹太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孩子们不仅能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该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书中强调了对失败的积极态度。犹太教育并不惧怕失败,而是将其视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一环。书中提到,犹太父母会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即使最终失败了,也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思考到,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失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引导孩子们学会从失败中反思,培养他们的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被犹太人对于教育的投入和热情所打动。犹太家庭通常会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书中提到,犹太人认为教育是终身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父母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这种理念提醒我们,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而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父母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后,书中提到的另一个重点是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犹太人重视对自身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教育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根源和身份。通过学习犹太历史和文化,孩子们不仅能够增强自豪感,还能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家长,我们应当帮助孩子们建立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犹太人教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更引发了我对自身教育观念的深刻反思。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失败的积极态度以及对文化认同感的强调,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当借鉴这些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的道路。

《守望教育》读书随笔

孔雪

假期我拜读了刘铁芳教授所著的《守望教育》一书。我为在这喧嚣的社会,还有一批像刘教授这样沉静思索的人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感到庆幸。我知道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刘教授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确实说明了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

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的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教授在书中写了他从生活中从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发,洋洋洒洒,别开生面的微言大义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他对马加爵事件的解读,对教师生命权的注重,对孩童世界的寻找……他用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生。

此外,书中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追问,在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于自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还课堂以心灵的温度,还课堂以思想的灵动,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坚守课堂,就是坚守教育之魂,就是让教育拥有生命活力。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随笔

李可心

放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著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在书页的翻动中,我感受到了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对教学艺术的深刻洞察, 以及对同行教师的真诚建议和对学生的深切尊重与理解。这些宝贵的理念和经验让我心生敬意, 赞叹不已。作为一名教师,获得部分学生的喜欢或许不难, 但要赢得所有学生的心, 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那么, 究竟什么样的老师, 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至圣先师孔子有五大美德, 叫作“温、良、恭、俭、让”。温文尔雅, 和蔼可亲居五大美德之首, 是所有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期盼, 像甘草一样, 对学生温和宽厚, 真心爱学生,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的老师, 学生能不喜欢吗?为师者对学生要温和亲切。但一味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一味严厉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严而有爱、 严而有方在二者之间把握一个“度”。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于老师把童心不泯总结为几点:一是始终保留孩子的好奇心;二是“孩子气”;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 做学生之所做。正是这不泯的童心, 于老师才能一直和学生想在一块、乐在一块。课堂上,他带孩子表演小品让孩子们爆笑,让学生感觉他就是一位知心朋友。课后游戏,他站到学生中间、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大扫除任务,他也主动去班长那里领任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伊然是一个孩子,让孩子们都特别愿意亲近他。

“无言之教”指的是“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 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 而只能接受形象,“身教”无痕,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 效果不彰, 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 一本学生天天看的 “无字之书” 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要先做到。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 ,激励的作用巨大,它的确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于永正老师的教育就是在他的爱与行中总结出来的。读着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他的育人之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 启发着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采撷智慧 分享交流

《教师的语言力》 李杰

读书有方,开卷有益。打开图书,有未知的惊喜。老师们在轻松惬意的暑假,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同时,读书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使得其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

作者: 总编辑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12-639723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30247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