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职教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市、区的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大力推进普职融通,搭建人才成长“新路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按照2020年全国高职招生524.34万人计算,到2025年,全国职业本科学校将招生50余万人,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河北省职教本科的录取人数有可能大幅度增长,对口高考的考生将有更大的机会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为了推动全区普职融通工作,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自2024年起,曹妃甸职教中心计划联合区一中和三中共同开设普职融通实验班。该实验班初期将设立机械设备维修和电子技术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并计划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在实验班的教学安排中,一中和三中的教师将负责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而职教中心的教师将负责高二阶段开始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此举旨在解决当前学校办学场地不足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不断强化产教融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一是以合作办学为抓手,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深度。紧密围绕首钢京唐、首自信、首钢建设、河北文丰新材料、曹妃甸港等企业,开展“3+2”“2+2+2”贯通培养项目,共建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现代物流专业;与首钢工学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书,2024年秋季启动招生;申报“职教工厂”项目已于2023年11月立项;创新现代学徒制的工学结合模式,成立由行业主管、企业负责人参与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指导办学、对学校师资进行严格培训。同时,在首钢京唐等优质合作企业中设立教师实践流动站,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在现有首钢机电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发《液压传动》教材的基础上,继续针对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二是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启动曹妃甸新城实训基地基础建设。经前期与装备园区、金隅科实、冀东风机制造、港深贸易、唐度跨境免税店等多家企业的研讨交流,定于新校区内,建立实习基地,打造就业基地,实现“前校后厂”。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为核心,以首钢工学院为支撑,组建精品钢铁产教融合园区;以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唐山三友集团、金隅集团等龙头企业为重点,组建现代化工产教融合园区;以自贸区曹妃甸片区为基础,以煤炭、矿石、天然气、原油、木 材、钢铁等六大临港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为契机,组建现代商贸物流产教融合园区。
三是以中德联盟为支撑,加强推进产教融合联盟项目合作。从共投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基地、引进德企,开展机电一体化培训及设备组装培训、建立思灵机器人康复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德国课程的师资及德企就业培训等四个方面,引进先进职教标准、优秀师资团队、通用职业证书等国际优质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后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京津冀产教融合体“走出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扎实推动科教融汇,开创协同发展“新视野”
科教融汇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就是加强科学技术与办学模式的互动联系,将科技元素融入教学,让研发成果赋能企业。
一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加大与京津职业院校合作。以首钢工学院为龙头,引入多所北京市属学校,与曹妃甸产业对接,建立京津冀产业学院。借用产业资源实施教学资源转化,推动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形成链接,打造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技术转化、创新创业等于一体的产业学院样板。
二是利用曹妃甸大学优势,开展“技术+科研”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结合职教中心专业特点,发挥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院校引领辐射作用,为科研工作赋予强大的顶层设计思路,构建科研共同体,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技术+理论科研”融合创新体系。
三是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带领学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曹妃甸职教中心计划与中德职业教育集团建立3D打印、仿生机器人,建立中小学研学科普基地,与行业内首钢京唐、华电重工、金隅科实等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参与项目开发、科研创新等技术服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